2023年11月4日上午,北京论坛(2023)国际关系分论坛--“不确定时代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继续举行,并在顺利举行第三和第四场专题研讨后圆满落下帷幕。
第三场分论坛议题为“深度不确定时代的国际合作:新挑战与新机遇”。 南京大学williamhill官网执行院长、教授朱锋,柏林自由大学助理托比亚斯·伯格尔,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陈琪,韩国环境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秋长珉,williamhill官网助理教授陈沐阳等五位嘉宾先后作主旨发言。williamhill官网副院长、副教授董昭华主持该场研讨。
董昭华主持
朱锋指出,由于大国的竞争和对抗、美国主导世界下的“双重标准”以及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全球化进程可能已经接近终点。基于此,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加强共同协作,构建东方化的新的权力分配作为未来合作和治理的基础;二是找到可行的方式以更好管理大国竞争;三是需要思考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考验。
朱锋发言
托比亚斯·伯格尔从历史变迁和理论进展两大视角探寻对人权的多元解读。他认为,人权包括自由主义逻辑之下以及超越自由主义范式之下的人权。中国根据国情发展人权,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是超越自由主义范式之下的人权。而关注人权的多样性有助于为更持久的规范性评估奠定基础。
托比亚斯·伯格尔发言
陈琪从中美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不确定时代下的国际合作与挑战。他提出,一是需要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今世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二是要维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需要与国际社会进行有效互动;三是中美竞争更多是改变现状的大国博弈而非安全困境;四是中美需改变战略思维模式以建立互信;五是改变叙事方式以管理触底预 期。
陈琪发言
秋长珉以“气候风险和东亚地区的合作”为题发言,指出气候风险在于直接造成的物理风险以及引起的转型风险。围绕中日韩三国关于转型风险的合作方向,他建议:一是在高级别会议中设置相关合作议题,二是将三国的合作拓展到整个东亚,三是围绕风险应对建立合作机制,四是通过代表性合作最大化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秋长珉发言
陈沐阳在发言中指出,针对中国如何影响西方主导的主权债务的情况,现有两种主流看法,一是中国搭西方债权方的便车,二是中国挑战现有西方债权方。她认为,全球主权债务的很大变化在于贷款本金的减少。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后来者,中国的崛起重新采纳了西方私营银行模式,并削弱了20世纪80年代后形成的当代国际主权债务制度。
陈沐阳发言
第四场分论坛议题为“有效管控危机和不确定性: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适应性和韧性机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杨明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本杰明·古德史密斯,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于铁军,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王佳,williamhill官网助理教授徐沁仪等五位嘉宾先后作主旨发言。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教授吴心伯主持该场研讨。
吴心伯主持
杨明杰认为,我们身处危机四伏的世界,乌克兰危机、中东危机、核废水排放危机等是多维、多层、多域和多元的危机,但归根结底是信任危机。他认为,某些大国错误的战略判断影响了危机的应对,造成了政治、安全、经济的破坏。为应对这些危机,要回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判断,简言之,要回到以人为中心的共识。
杨明杰发言
本杰明·古德史密斯以“民主的衰退和外国公众舆论”为题发言,研讨了跨国舆论影响的理论意义。基于在九个美国伙伴国进行的多国实证性研究,他认为,民主倒退会显著降低美国的软实力和公众对其国际地位的看法。此外,有关美国倒退的信息也会降低全球竞争对手的地位,但不会影响其他民主国家的地位。
本杰明·古德史密斯发言
于铁军在发言中表示,世界处在剧烈波动中,传统、非传统的安全挑战都在不断出现。基于此,在宏观层面,中美可在低政治领域合作,建立有效的内部协调决策机制。在相对微观层面,需更好理解与落实中美的全球安全倡议,包括大国关系、睦邻政策、热点区域地区冲突等概念。于铁军提出,作为学者,应努力让抽象的原则更易理解且应用到现实生活,减少世界的不确定性,让不稳定的世界更加稳定。
于铁军发言
王佳在发言中探讨了对于现有的国际危机管理机制的认识与解读。她首先介绍了北约、欧盟、联合国等多边主义的机制中国际危机管理的方式。在国家层面,通过加拿大、美国等具体国家的危机管理分析,王佳认为对国内决策者有如下启示:一是建立不同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二是能够快速识别危机、迅速回应;三是与公众建立有效互动,重视公共舆论;四是价值观方面,需要求同存异,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
王佳发言
徐沁仪探讨了全球气候合作方面的进展以及依靠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危机的可能性。她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最大的安全威胁,全球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气候安全风险。为应对不确定时代所面临的新问题,需要不断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的有效性。最后,徐沁仪强调气候治理加强韧性的重要性,即在不确定时代,需要改变对风险和安全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将气候治理话题与本次论坛提到的所有话题联系起来看待。
徐沁仪发言
在每一场议题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现场听众踊跃提问,与会嘉宾认真回应,会议交流气氛非常热烈。
现场提问
茶歇间隙,嘉宾学者就本次研讨会议题深度提问、探讨、交流,气氛轻松而愉悦。
茶歇交流
williamhill官网党委书记、教授初晓波作大会总结致辞。他用“成功”、“希望”、“感谢”三个关键词总结本次大会。一是成功。他指出,本次讨论会针对不确定时代的现状,寻求国际合作方式,推动全球治理之道,共有20多位国内外学者贡献了他们的智慧与洞见,展示了学者的睿智、人文关怀以及对于世界发展高度的责任感,很好地回答了本次学术讨论会宗旨中提出的六大问题。二是希望。在充满焦虑不安的当下,本次会议是世界各国学者摸索不确定时代希望之路的一个重大努力和尝试。同时,青年学者、年轻学生的身影让我们看到学术发展与传承的希望。三是感谢。他感谢世界各地的学者抽出宝贵时间参会,感谢北京论坛、韩国崔钟贤学术院,以及北京大学的校领导、北京论坛秘书处与国际合作部的大力支持。最后他感谢学院论坛筹备工作组师生的专业素养、牺牲精神、毅力与恒心,是他们的倾情奉献使大会得以成功举行。
初晓波致辞
论坛现场
2023年北京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至此圆满落下帷幕。期待明年美丽的金秋时节再聚燕园!
文字:高婧雯
图片:北京论坛秘书处
责编:王雨濛